单位性质 | 高等教育单位 | 单位地址 |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 |
---|---|---|---|
单位行业 | 教育 | 单位规模 | 5000人以上 |
单位网址 | http://rsc.bzu.edu.cn/ | 微信公众号 |
山东航空学院坐落于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腹地——滨州市。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北镇师范学校,2004年升格为滨州学院,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、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,2023年更名为山东航空学院。
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,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践行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使命,主动对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提出“顶天立地”的发展思路,确立地方性、行业性、应用型、高水平、国际化办学定位,明确全面建成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目标,制定并实施“一二三四五十”发展战略,学校事业发展迈上新征程。
学校占地近2000亩,设置19个二级学院、3个直属科研机构,拥有2个硕士学位点、58个本科专业,全日制普通在校生近19000人。现有专任教师1100余人,其中,博士400余人、高级职称420余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、泰山学者、省突出贡献专家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40余人次,拥有省级教学科研团队23个。获批13个国家级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、4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、26门国家级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、省级思政金课、3家省级现代产业学院,与59所国(境)外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。毕业生深造率稳定在30%以上、高质量就业率保持在50%以上,已为国家输送了22万余名优秀人才。
学校坚持学科引领,构建起以应用型学科链为主体,以服务航空学科群和服务区域学科群为两翼,以理学、信息、人文学科群为支撑的“一体两翼三支撑”学科布局。重点打造交通运输工程、生态学为主干学科的“246”雁阵式学科结构,形成以工科为主,文、理、经、管、教、艺协同发展、航空特色和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学科体系。建有应用数学、生态学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,拥有交通运输、资源与环境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,着力打造与产业密切结合的航空、生态环境、化工、机电、信息、土建、教师教育、智能控制8大应用型专业群。
学校自2006年开设飞行技术专业,成为全国首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。目前面向航空领域培养人才的二级学院14个、专业51个。拥有141航校等7个中国民航局行业资质平台,是全国拥有航校的三家本科高校之一。与国航、山航、山东机场集团等149家航空类单位联合培养航空人才,已输送大批飞行驾驶、机务维修、签派管制、飞机制造等航空专门人才,600余人升任机长,成为全国重要的航空人才培养基地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,飞行学院党总支被中共中央授予“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。
迈进新时代,阔步新征程。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弘扬“自强不息,守正出奇”的学校精神,秉承“明德、砺学、日新、致远”的校训,力行“求实、严谨、团结、奋进”的校风,朝着国内一流、世界知名高水平航空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,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