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就业指导 > 指导手册 > 内容详情

2.2 就业形势

发布:鲁凯 | 更新时间:2023-02-22 14:24:39 | 点击量:

    1. 就业走向“大众化”

    近年,  随着国内中小企业、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,各类中小 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机会已经远远超过了大中型企业, 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比例提升。就业趋势不再单独瞄准社 会精英岗位,而是进入基层岗位,参加灵活就业人数明显增多, 到中西部就业比例上升。这也说明高校毕业生已经开始理性的思 考,认识到大众化就业的内涵。  

    2. 就业走向“买方”市场

    随着就业过程中市场化趋势的日益明显,  大学生与社会需求之 间的关系也表现得极为突出, 有些专业“供不应求”,有些专业“供 大于求”,甚至无人问津。可以说大学生就业基本趋于市场化, 价格机制在就业市场上的调节作用也越来越大。大学生就业由过 去的“卖方市场”转变为“买方市场”,许多单位选拔人才出现“人 才高消费”现象,  毕业生层次间的挤占岗位的效应呈增强的趋势。 随着毕业研究生人数的增加,这一情况也会加剧。  

    3. 就业过程中结构性矛盾突出

    地区之间供需不平衡,存在专业结构矛盾、地域结构矛盾、 学历结构矛盾等。高校毕业生大多数首先聚焦于经济发达的东部 地区,  导致就业竞争激烈,  中西部地区就业人数虽近年有所增长,但据东部地区仍有很大差距。总体来说不平衡矛盾仍较为突出。